山海经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海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海经读后感 篇1关于《山海经》山经地理位置考证很多,所述地理范围也五花八门。后经CAD绘图,按山经山脉走向及距离,绘制出各经地理走向,又经过国内地理图,分析各经山脉走向及水道走向,加上以前可靠考证,综合分析,其大致地理位置基本清晰。
一.东山经。一经及二经叙述的是山东中部南北走向的山脉。一经靠西,应该是北至济南,南至泰安的一系列山脉;二经跨度比较大,应该是北至淄博,南至苏北的一系列山脉;东四经描述的是山东西至淄博,东到潍坊,沿莱州湾的弧形一系列山脉;东三经比较特别,北起辽东半岛,向南到蓬莱,折而向东,沿半岛一圈到青岛胶州湾。从东三经山脉名称判断,应出自战国时期。
二.南山经。南一经应该是西起山东微山湖一带,东至山东日照。里面的地名、出产、动物都比较符合。比如西流河,山东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南北为湖泊,水西流很正常;鹿蜀(麋鹿)在苏北一带仍有遗存;旋龟应与雨师妾国有关;青丘原始方位也在那一带;南三经应该是西起连云港,东至胶州湾的沿海山脉,具体位置无法考正;南二经比较特殊。应该是西起安徽,经过浙江,东至上海附近。
三.西山经。西一经东起陕西华阴,沿秦岭山脉向西至青海湖南附近;西二经东起山陕黄河西岸,北上至延安折向西、西南、陇东,至青海湖;西三经与二经比较 相似,东起榆林地区,沿黄河北上,折而向西,过鄂尔多斯,沿黄河南下,过宁夏,兰州,西进,过青海湖北,沿河西走廊向西一段为止;西四经东起华阴北黄河拐弯处,沿渭水北向西,过陇南,到青海湖西北止。
四.北山经。北一经,南起山陕交界,沿吕梁山脉北上,北到阴山山脉;北二经南起汾水,沿山西中部北上,北至凉城;北三经南起山西河南沿河中段,沿山西、河南,山西、河北边界,东、北,过岱海东北,张家口止。
五.中山经。中一经叙述的是山西西南黄河北岸一带;中二经为伊水上游南岸山系;中三经描述三门峡向西,至黄河拐弯处,黄河南岸山系;中四经描述洛水上游南岸山系;中五经描述洛水与黄河中间山系;中六经描述中五经南到洛水的山系;中七经描述伊水、洛水之间山系;中八经描述陇南至宝鸡一带;中九经甘南岷县至宝鸡南部;中十经描述的是中五经与中六经间的山系;中十一经比较复杂,西起济水、汝阳、漯河、上蔡东,在河南东南、安徽北部。因为汤伐夏桀在章山,夏耕尸战败逃亡巫山,章山必在巢湖附近;中十二经描述的是湖南洞庭湖西北东南向山系。
中十二经与南二经比较特殊,均在江南,但山经却未提及长江,淮河也未提及。提到江的有东一经和中九经,东一经提到的江显然不是长江,而是山东泗水,中九经提及的江,也不是长江,而是支流。
山海经读后感 篇2近些年,仙侠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盛行,观众和读者无不被其中梦幻的场景、漂亮的服饰、考究的用度和俊俏的演员所吸引。本人也没能免俗加入了这股观影大潮中追了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这部剧中源源不断出现的昆仑虚、青丘、九尾狐、凤凰、巴蛇等等让我不禁想起了初中时期拜读过的白话文版《山海经》。由此也萌生了再读一遍《山海经》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山海经》+《新华字典》的标配组合。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入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大量诸如夸父与日逐走、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荼郁垒、鲧复生禹等的神话传说。此书还广泛涉及了地理、动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医药、民族等方面,因此称其为是呈现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都不为过。当然此书也是有史以来对矿物记录最早的人类著作。全书共18篇。记载了大约40个邦国(一目国、柔利国、豉踵国、拘瘿国),550座山(巫山、太山、役山、昆仑山),300条水道(济水、漳水、洛水、湘水),100多位历史人物(相柳氏、嫘祖、常羲、西王母),400余种怪兽(蛟、毕方鸟、孰湖、穷奇),犹如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真实记录。《山海经》并非荒诞不经,虽然书中的动物大多是现实中没有的,但有些动植物矿物的记载是真实存在的。如《东山经》中的“…其状如鹗羽赤喙,人舌能言,名口鹦鹉”,这不就是我们的宠物鹦鹉嘛。还有“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鹧久、文贝、离俞、鸾鸟、凤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璿、瑰、瑶、碧,皆出卫丘山。”当然最为吸引我的还是那些蕴含了古人智慧的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
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该。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故事中炎帝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并不是顾影自怜,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敢于反抗、敢于斗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夸父追日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敢想敢为,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放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为后人造福的崇高品格,同时也弘扬了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山海经》这部奇幻色彩的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难得材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而有着神奇力量的那些飞禽走兽很可能是最早的图腾崇拜。又或许那些几百种未知的动物可能是被世界各地文明记载的那场史前大洪水后被灭绝的吧……
山海经读后感 篇3这本书的确不错,因为每一种生物,每一个不同种族,都有一幅图画,还是彩色的。刚打开这本书,立刻就被山海经总貌的地图所吸引,当时似乎水平面还高点,我的老家山东竟然还有一小半在水里,而且每一种神奇的动物,植物所在的山峰、河流都一座座串联起来,看后简直说不出话来。
里面对于各个“国”及不同的民族的风俗都给予了不错的见解,比如书中提到的:单腿、单眼、单耳、单手单脚的国家,也许可能是这种居民的服饰问题,总是盖住一只手脚,所以记载成这样。
不过,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点不满,如果你买了书就知道了,因为作者在阐述某种比较奇特的怪物时,如果这个怪物太过于超乎常识,特别是现今的生物,物理常识,马上就会说:那是记载错误,或是由人假扮的巫术活动!!
我个人以为,山海经实在太遥远了,当时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写这本书的人,他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些真的无从可考!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岁月,仅仅是用现在的人们对这个社会,对自然的了解,就可以出书< ……此处隐藏2379个字……典,也是汇聚了多个领域知识的上古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很多奇灵异兽,让我大开眼界,恨不得能钻进书中所写的蛮荒世界,一饱眼福。
《山海经》语言简洁凝练,无论是对山川河流,还是对传说故事的描述都言简意赅,有时一篇文章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情节十分精彩。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最爱读的是《夸父追日》。夸父一心想为人们驯服太阳,在追赶太阳的路途中,他一刻也不愿停歇,最终又累又渴,体力不支,气绝而亡。虽然《夸父逐日》只是一篇神话故事,但夸父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对后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光明的引领。倒下的夸父的身体,化作一座大山,这不就是为了让那些人生路上迷茫困顿的人得到明灯般的指引吗?他的拐杖,变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桃林,这不就是为了给那些追求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更加奋勇地前行吗?
《山海经》中还有许多神奇的、令人着迷的生物,比如烛阴、天吴、竖亥等。每每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更多的古代历史、地理、民俗、神话等内容。虽然《山海经》中记载的怪物和神话大部分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古人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写成的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自然的勇气,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我们,追寻着先贤的足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深入探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蛟龙”入海,“嫦娥”奔月,数千年前的神话故事,如今已成为了现实。这既彰显了我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让《山海经》中更多的奇闻异事,奇思妙想,照进现实。一想到这里,怎能不令人精神振奋呢?
山海经读后感 篇8不久前我读了《山海经》这本书。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我就被里面奇奇怪怪的怪物给吸引了,这些怪物栩栩如生,好像就在你面前,看这白猿与狌狌玩闹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放学后的我们?还有这奇怪的羦都没有嘴巴,真是像极了社会中沉默不语的人呢!
我最喜欢的怪物是天狗,因为它凶恶,擅长学山猫叫,是一种机警、敏捷的生物,它的身手好像比风还快,可以轻易地翻过一座大山。
我不喜欢的怪物是鸣蛇,因为它只要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发生旱灾。有一次,人们求得一场雨,准备开始种地,结果鸣蛇出现了,地面立马裂开,雨也不复存在,人们苦不堪言。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灾星”吧。
读完《山海经》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人要学会社交,才可以在社会中立足。不要像羦一样一言不发。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像山高一样见到人就骂人,这样的人不会被社会所接纳的。还有人面三首神,这个怪物还真的很像以前的我呢,有三个脑袋,三种不同的想法,不专一,好在自从上了五年级我就开始改变了呢!
《山海经》中有很多有趣的怪物和道理,你也来读一读吧。
山海经读后感 篇9《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经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神话故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其次就是里面关于奇珍异兽的记载,如上古十大神兽:“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等,这些动物若是放在现代,我们定要将其称为四不像,但是他们在神话故事书里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色彩,他们亦正亦邪,威风凛凛。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人也是奇形怪状的,它们有的长着三个脑袋,有的长着长长的手臂,还有的胸前漏了一个洞居然能不死,这真是太神奇了,怪不得鲁迅小时候那么顽皮,都能被阿长所讲述的山海经迷住,连鲁迅先生都为之倾倒的书,我等凡人更是觉得他有趣极了。
山海经这本书看似奇异鬼怪,但实则是我们与古人思想沟通的桥梁,我们透过这本书,可以发现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也可以发现古人的观察力是多么的细致入微,看了山海经,也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难以写出神话故事。古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一切都只靠猜,所以想象力丰富异常,而如今这个世界被我们探究的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了,山川大泽遍布人类的足迹,在现实主义充斥的现代,浪漫主义的土壤早已不够肥沃,每读一遍山海经都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能更上一层楼,也总会发现你在惊叹之余,也慢慢的会吸收里面的内容,再写错时会不自觉的用上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与夸张兼具的写作让文章具有趣味性,这对于创造力的发掘有着很大的作用。
每读一篇山海经,我都能有所收获,每看一遍里面的插图,我都觉得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许多。
山海经读后感 篇10孙老师送了一套《山海经》给我,当我读到这套书时,我都舍不得放手了。之所以这么喜欢这本书,是因为里面的怪物太奇怪了,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现就会发生天灾,有的怪物的名字就是自己的叫声。我们最喜欢的西王母竟然是长相像人,却长有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长啸,蓬头乱发的形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纵然你的想象力再丰富,当你看到《山海经》中描述的这些神兽,你还是会大吃一惊。
我喜欢的是凤凰。因为她代表和平和安宁。其中有好几篇就专门写凤凰。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两个部落爆发了一场大战争,平民老百姓极其痛苦。有一个年轻人说:“我们去找凤凰吧。她肯定能给我们带来和平和安乐。”年轻人就带着大家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凤凰的住处。他们恳求凤凰说:“凤凰,我们的家人正被外族欺压,请您救救我们吧。”凤凰叫了叫,就收留了他们,然后她飞到战争的上空,掀起一阵飓风,把战士们吹得东倒西歪,这才告诫他们永世不能动粗,双方握手言和!凤凰就这样凭着自己的神力给老百姓带来幸福和安康。真的是灵兽!
《山海经》真的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我强烈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
山海经读后感 篇11最初妈妈向我推荐说《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我没兴趣看也不想了解。但在寒假里,小妹妹每天让妈妈讲山海经里的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非常入迷。我不由得非常好奇,所以也顺手拿起《山海经》读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又惊又喜。《山海经》真的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奇书,内容丰富,有历史、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医药等囊括多个领域的故事,确实不同凡响。
妈妈买的这本《山海经》,分为《异人国篇》、《神话篇》、《神兽篇》,里面都带着栩栩如生的彩图,姿态各异,好看极了,我看了爱不释手,神秘玄妙的故事情节更让我惊喜万分。
我最喜欢看的是《神兽篇》,这是关于鸟和鱼的记载,一些地位很高的神兽让我惊叹不已。比如披着五彩羽毛的凤凰,这种神鸟美丽高贵且神童广大;还有形状像鹤但只有一只脚、长着红色斑纹和青色身子、只有一张白嘴巴的毕方……这些神兽不管是在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都具有很特别的功效,比如玄龟的壳做成手饰配在身上可以治耳聋,还有些动物还会招引祸患,比如一种外形像野鸭但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的比翼鸟竟然是水灾的象征。
不得不说,《山海经》里的故事是如此的奇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书里面的内容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我叹为观止;书里面丰富奇特的内容,让我流连忘返。
同学们,假如你们也想要了解中国的上古时代奇妙的动物,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山海经》吧。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心情语文网 www.jusaka.com 版权所有